回列表
實現職人精神,我就是品牌
採訪者|胡寶鈺、魏宇彣
跟著Career上工趣001(2019-May)
完整文章連結

精美的文字,靈魂的厚度,生命的追求 — 洪震宇

「做有意義的事,做有故事的人」,這是洪震宇在一開始就給予我們的鼓勵。畢業於清大社會所的他,認為自己原本是一個沒有故事的人,在畢業後從事雜誌編輯的工作,在時尙、財經、在地書寫之間徘徊。就在職涯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的時候,突然有個聲音問他「這是自己想要的嗎?」在截然不同的領域間切換文字,以精美的詞藻排列出一本本期刊月刊,不停的寫著別人的東西,「說不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都在成人之美」,於是他問自己「是否能有不同的人生組合?」


在2009年10月,他選擇離職重新出發,「出發就是改變,不前進永遠不知道可能性」,當時的他想寫作,記錄介紹台灣各地美食。但在其中洪震宇覺得自己「生命少了點厚度」,用很漂亮的文字去包裝內容,卻少了點什麼眞切扎實的畫面。當時,洪震宇接到了一個意料之外的邀請,為民宿演講並設計菜單,為每道菜色添加屬於自己的獨特故事調味。因此他進行了一系列的訪談調查,以量身訂做每道菜的獨特風味故事。在訪談進行中,生命好像多了一些厚重,不是拖泥帶水的累贅,而找到了一點方向,彷彿落地生根的扎實穩健,產生一種可靠的踏實感。

「一無所求的追尋,含有至高無上的價值」,洪震宇在最後如此的勉勵我們。「當一個編故事的人,保有編劇的洞察、導演的實踐、旅人的思維」,藉由旅行去開發眼睛,跳脫舒適圈,並活出一個有故事的人生曲線,豐富自己生命的厚度與質地,他如此勉勵。此外,洪震宇也提到,「在一個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清楚易懂的見解也就成了一種力量」,當今的網路時代資訊氾濫,如何過濾並整理出脈絡便成了一個眞本事。此外,除了靈魂豐富度的生命追求之外,「系統性的思考表達」,將資料化成清晰脈絡的整理也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

咖啡界黑馬 — 王策

沖煮咖啡師王策,2017年成為世界咖啡沖煮冠軍的王策,被譽爲咖啡界的黑馬, 接觸咖啡僅四年的時間,卻能夠超越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手。但對王策來說,成功並非偶然。王策在求學期間到英國就讀生物系,喜歡動手做的他,生物系畢業後原本打算繼續往上鑽研讀硏究所。但遭到父親的反對,父親希望他能夠繼承家業並學習跟管理相關的知識,父親認為在中國大陸有廣大的市場可以開發,就這樣王策開始跟著父親踏入了不同的領域。

硏究所進入食品管理的他,花了一些時間適應,學習溝通丶經營技巧。而期間也修了食品營養等課程,並與大學時期的專業產生連結。就讀期間王策發現自己其實對於這樣的新事物很感興趣。不過始終喜歡動手做的他之後又去申請了藍帶甜點學校。就讀藍帶學校時,王策發現了一件事情「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成敗是可以靠自己努力得來的.在生物系等待培養皿或是做甜點時要靠自己的用心去完成」。而後他到父親的公司擔任咖啡技術監控、產品研發,也都運用到這些專業。在一次去伊索匹亞勘查咖啡豆的路上,遇見了當年來自希臘的世界咖啡沖煮冠軍,他在王策身上看到成功的特質,並願意成為王策的老師,就這樣開啓了王策的咖啡路。

如果真的喜歡,就要動手去做

想參加世界比賽必須先得到台灣冠軍,天生反骨不服輸的他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每天在公司學習之外,又額外花了六個小時在咖啡上,就這樣持續了七個月。每天只改變一種沖泡方式,如此細心謹慎就是希望能夠調配出最好的咖啡。

對王策來說,咖啡不只是飲品,更是一種生活美學。他希望將這個理念帶到更多地方,讓更多人知道。因此他更加努力,在2017年的比賽中王策將28年以來的生活經驗,濃縮成10分鐘的表演,在布達佩斯得到冠軍,沒有愧對自己。「腳踏實地,無關年紀,而是那些努力」是王策覺得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情,同時這句話也是他的寫照。

Q&A

Q:要是你想做的是和你正在做的是不一樣要怎麼辦?

A    要去檢視團隊需要什麼,間題是什麼。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非你不可的,學生時期可能覺得世界很小,但世界其實比你認知的還要大。

Q:英國最高分是70分,剩下的30分是進步的空間,會想要把所有事情都做到 100分嗎?

A·盡力而為是最重要的,這些事情是別人沒有辦法幫你定義的。

Q:如何找到自己?

A:要盡力的去嘗試,但嘗試新事物也不代表要放棄你現在正在做的事,你可以同時做啊。就像現在很夯的斜槓其實是一個很老的概念「多重身分」。重點是你喜不喜歡你自己,你想成爲怎樣的人,你也可以成爲很多種人,重點是讓你喜歡你自己,並且不要害怕失敗。

害怕失敗?那你可以同時做很多件事 — 盧建彰

知名廣告導演盧建彰以幽默口吻卻藏著一股澹然的憂傷說著大學聯考家裡遭逢的變故,而後也在現實考量下選擇了中山企管就讀。畢業後的班上一半進了金融業而另一半進了竹科,不想上班的他選擇了「誤以為不用上班」的廣告公司,但進去之後才發現不是不用上班而是沒有下班。從業務執行、廣告文案累積經驗,後來也進入了奧美,發現自己想當導演的心而繼續進修,這也是他第一次「跳脫別人給的框架,依昭自己的軌跡學習,做自己想做的事」。

到這裡,盧建彰開始了他所嚮往的生活,走向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帝問你的時候,你說好就好」,不要拒絕機會於門外。但要怎麼知道這個機會是不是上帝給予的?所以就一直說好就好,不要排斥去嘗試新事物的機會,就算結果發現自己不喜歡這件事,那至少也確認了你不喜歡這件事而非白費苦工。大多數人在嘗試新事物時都會害怕丟臉,但盧建彰認爲「如果你害怕這件事失敗丟臉,那代表這件事一定可以做」,因為在很多你想要做的事情裡,你卻想要做這件事,代表它在你心中有一定的重要性,並且也很重視它。何況大多數人根本也沒有閒暇時間去在意或取笑你一件事的失敗,大家都忙著在自己的時空裡努力耕耘與追求。但如果眞的很怕自己失敗後別人的議論?那你可以多做幾件事情,而不是都不做,如此一來大家對你的認定就會是做了很多事情,而不是你失敗了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