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列表
意外跨進數據分析,看潘怡均如何找到自己的職涯定位
採訪者|林希玟、桑晨瑜、許若涵、陳瀅慧
跟著Career上工趣002(2020-May)
完整文章連結

在數據分析的路上,逐漸聚焦自己的職業定位

從經營分析、社群分析到營運分析,在四年的期間裡Killy待過不同的公司產業,她被交付不同的工作內容,不僅歷練她對數據的敏銳度,更使她累積不少心得。Killy與我們分享在社群分析工作中,她針對不同族群在社群媒體上的行為分析,從不同時間點的線上活動到不同族群喜愛的社群意見領袖;同時社群分析應用在app上,更使她累積自己對app領域的興趣,正因如此才有機會可以選擇今日街口支付的工作。

進入街口支付,開啟產品經理的新體驗

「產品經理像是一個中繼站。」Killy解釋,過去在做數據分析師時,只需要面對某個單位或是屬後勤支援,而現在則需要斡旋於老闆、工程師、用戶等,每一方皆有不同需求,而她的職責是要找到能夠將效益最大化的平衡點,盡力滿足所有面向。舉例來說,公司欲開發一個新功能,工程開發上卻有難度,這時產品經理要負責出面與老闆作協調;或者當法務發現哪個流程違規、缺少驗證,需要由產品經理回頭請UI、UX將設計加以調整。這份工作接觸的部門繁多,雖然不用深究全部的細節,但依舊需要對各部門的立場、術語有一定程度的瞭解,讓溝通順暢,才能扮演好中繼站的角色。

奠基於過去的職涯經驗,培養出Killy對數據的敏銳度並能夠準確看出數據背後的信息。「有些人依賴直覺或訪談,但是我是直接看數字,讓數字告訴我潛在問題在哪裡。」近期他們與電商平台串接的成效不佳,若單以直覺判斷,可能會誤以為是大家不習慣以街口支付作線上付款的方式;但是經過研究,發現在銀行帳戶付款的失敗率特別高,因為用戶不知道帳戶餘額不足導致扣款失敗,清楚抓到痛點後,她才能夠對症下藥,例如藉由付款時顯示餘額去化解問題。在不斷優化產品的過程中,街口支付得以提供廠商更好的運用,而工作的成就感也隨之衍生。

【數據分析補給站】

針對想進入數據分析的學弟妹,Killy建議除了要有統計學的能力,也可以多上通識課、看新聞報紙,接觸各方面的事物,皆有助於進行多元的分析工作。此外,她更提到培養批判思考的能力對資訊整合更具加分;程式語言的部分,統計使用的R可以運用在多數的數據分析,必備的Excel則是常常被用來製作圖表,以上還必須搭配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才能有效率地進行跨部門的合作。如果還想鑽研利用資料分析結果做預測模型,便需要學習能夠快速且能處理大量資料的Python。

職場停看聽
不要惶恐走出自己的路

「清大畢業的時候,同學們都想進金融業,但我就是不想。」她回憶,「數據做過兩三種產業後,對數據工作感到疲乏,聽友人建議後決定到金融業嘗試看看……進入後,發現真的不喜歡。」後來重新評估、盤算專業及喜好後,決定從數據分析師轉換跑道。而那時,有不少的負面聲浪,旁人會覺得既然在這工作領域中已走到了一定的地位,應該繼續留任、或是往主管職發展,但Killy知道,自己在這份工作並不開心。「每天都在思考我到底要做什麼,已經28歲了還找不到人生方向,非常徬徨。」那段時間,她透過持續閱讀和上課去探索能力與興趣。

在探索自我中,發現自己較喜歡產品經理這個角色,且在專業上也不會落差甚大,至於為什麼後來選擇街口支付?Killy表示,在這裡想開發什麼新東西,只要能夠證明其效益,便有很大的機會落地,不像傳統大企業,受限於繁冗官僚的文化;另一方面,從後端支持的身分轉為產品經理後,每天面對多樣的人事也十分有趣。「在探索自我中有些人會去質疑你,但我還是覺得很值得跟慶幸當初的選擇,現在上班,每天都是開心的到公司。」她堅定地說:「比起過去,我現在比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