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列表
不限縮的人生:供應鏈領域的跨國 Career Path
採訪者 | 張恬瑜、施睿為、王思絜
跟著Career上工趣004(2022-May)
完整文章連結

半導體讓我可以看到未來世界的樣子

從藝術管理相關學系畢業後,Sinya分別從事了柬埔寨外派、日商採購,最後才轉換到現在的半導體產業。面對如此大的產業跨度,我們都對轉換、銜接不同工作的過程特別好奇。Sinya認為與其汲汲營營補充專業知識,企業更看重的是軟實力及動機—像是荷蘭企業看重的problem-solving能力以及溝通能力等等,這些比起專業知識更會在面試時被企業著重;除此之外,藉由雜誌、LinkedIn等途徑培養基本產業知識也是踏入不同領域很重要的一門功課。

在產業轉換的選擇上,Sinya最看重的就是「未來性」。學士畢業之際,台灣沒有給予藝文產業太多的資源,在發現這個狀況後,Sinya便嘗試透過接觸不同領域的職場,去尋找自己有興趣的部分。透過外派,Sinya確立了自己所好—供應鏈,並在交叉考量後從職場回到碩士進修,補足所需的專業知識。

或許有些人會對工作後再進修存有刻板印象,但Sinya認為,「了解自己的目標」才是最首要的,若沒有找到自己的興趣就繼續進修,反而會白白浪費自己進修的時間。「每一年的時間都很寶貴,世界有很多是等著我們來體驗的。」Sinya把握自己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不浪費每分每秒。

只要發現自己的生活是 「ctrl C + V」,我就會想要轉換方向

從工作至今,Sinya的工作領域橫跨了歐亞各國,從台灣、日本、柬埔寨、印尼,一直到近幾年的新加坡、荷蘭......,在這些國家在職進修的過程中,也感受到各國職場差異。台灣及日本較為保守,工作上特別注重SOP,自由彈性的部分也較少。渴望脫離台日文化的壓抑,Sinya轉換了工作環境,應徵上了新加坡的工作。與台日相比,新加坡因為求職競爭激烈,職場上若遇到不合理的言論時,會有更多發表看法的機會,上下班分離的工作習慣也讓Sinya能有獨立的生活時間。聽到這,我們不禁好奇對於新加坡生活很滿意的Sinya是怎麼決定離開新加坡、進入荷蘭的半導體產業的?


「因為我很喜歡新東西!」Sinya 說道。

就像從藝術管理轉換到供應鏈專業,Sinya從不設限自己的未來,在新加坡採購外派幾年後,Sinya發現自己的生活開始「複製、貼上」,便轉換跑道來到荷蘭。在荷蘭工作的這幾年,Sinya也發現了歐洲跟亞洲環境最大的不同—溝通力。比起台日以做事能力來判定工作能力,荷蘭更注重軟實力的培養:像是面對開放性問題,我們能夠展現出的邏輯性;面對即時的議題,是否能夠運用我們的表達力。「有時候不是要一個漂亮的答案就好」,就像荷蘭彈性的生活一樣,荷蘭的工作職場在乎過程多過於結果,這也是Sinya至今還對荷蘭生活抱持新鮮感的一大原因。



除了Instagram媒體經營之外,Sinya也建立了YouTube頻道、個人品牌「Curatecareer」,透過文章及影片分享自己和朋友的實習、外派工作經驗。原先,Sinya以為經營自媒體擔任的是付出的一方,但在經營過後,卻發現自己在過程中獲得許多從自身角度想不到的問題,也認識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人。

做喜歡做的事就好,因為勉強絕對做不好

面對未來,Sinya還有著許多的不確定。熱愛新鮮的她,希望自己可以再去體驗更多不同的環境、生活。就如同當初選擇工作環境、開始經營自媒體一樣,Sinya對人生的規劃就像黏土一樣充滿著可塑性,也像海綿一般不停吸收來自各方的新事物,永遠帶給我們無限的驚喜。

一個多小時的談話就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提到Sinya想給予大學新鮮人的建議,Sinya告訴我們,專業、生活習慣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培養一個好的心態。就像大家的人生常常不會照著軌道走一樣,若要選擇往國外發展,勢必會有更多與自己想像不同的情況出現。因此,培養「接受現實帶給自己的挑戰」的堅強心態是很重要的事情,就像Sinya從零開始接觸供應鏈、挑戰國外生活一樣,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學習、突破,闖出屬於自己的走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