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列表
提筆的重量 活出生命品質 文字工作者——李姿穎


採訪者|劉哲妤、楊璿淇、賴語彤
跟著Career上工趣006(2024-May)






李姿穎

資深文字工作者,「喜愛尚未被完整的事物,因而以文字創作與編輯手藝作為理解世界的方式」。曾任女人迷編輯、 BIOS monthly 副總編輯,並擔任多項企劃、內容策展主編。現為文字工作者與《留白計劃》內容總監。


如何踏入文字工作者

畢業於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的李姿穎(Abby),談及自己成為文字工作者的歷程,從小即喜歡寫作文也經常參加比賽的她,雖然大學念的是廣電系,曾經在劇組中實習,就學期間一度嚮往廣告業,最終卻誤打誤撞進了編輯部,正式開啟了成為文字工作者的路程。

提及學用落差,在大學時期曾經研習編劇、攝影、美術等工作的 Abby,將編劇的經驗應用於文字創作中,美術及攝影的美感訓練應用於文字以外的企劃或展覽中,她認為要如何學有所用,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這些經驗,「從短期觀點來看浪費的歷程,以生命長河的觀點來看,因為經歷淘洗與沉澱,將顯現出它的價值。」

回憶在劇組實習的過程,Abby 對於彼時片場老派的規矩與產業生態十分不習慣,因而排除了與廣電系最直接相關的工作,進入媒體公司的編輯部,在累積了許多採訪經歷及慢慢摸索出自我關注這個世界的方式和視角後,Abby 漸漸獲得成就感,也透過這份工作找到了表達對社會不滿的途徑與自己說話的方式:「編輯工作讓我學習打開觀看世界的維度,也在大量接觸他者的生命經驗中,更了解自己的生命。」


從專職編輯到自由接案文字工作者

從正職編輯八年以後,Abby 意識到自己需要離開公司,「因為長期在固定的公司秩序下工作,也慢慢發現自己對很多事物開始麻木,希望自己更專注在體驗生活,來到了下一個工作型態變化的階段。」成為自由接案者後,Abby 能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思考甚麼事情能讓自己感到快樂或滿足,揀選關注的議題和事物,讓工作與生活的能量相互流動。成為接案者,使她更意識到「時間的價值」,Abby 很仔細地做時間規劃,Google 日曆上放工作待辦事項、也放生活事務:「像是發呆、散步這樣對工作來說沒有成效的事,但對我來說是維持好狀態的必須。」重新定義了時間的意義,使她更能專注在每一個時刻。談及轉職契機,她認為每個人追求的生命樣態不同:「當我獨立於所有評價,思考自己滿足的狀態是什麼,而不是一直追求別人認為的成功,我才能活出我生命的品質。」她認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不同的時區,要如何在自己的時區中活出自己的品質尤其重要。

編輯與企劃 同與不同

同樣都是廣義的文字工作,Abby 認為編輯和企劃的內容本質上是相同的——看到事物的核心價值,用好的形式將其表達出來,她形容:「像是天上的星星本來沒有名字,透過人們的指認與定錨,把無名的星星連成星座,將其命名。」當要架構出一篇文章或是一項企劃時,她習慣確認受眾的輪廓,例如主編一個媒體的轉型,先搜集媒體原生使用者的問券調查,再建立完整的資料庫,根據問券分析將群眾分群,接下來內容的思考,都可以依據分眾輪廓去發想,並確立問題的本質。

Abby 跟我們分享,實際上不論是是企劃或編輯,或甚至品牌的 Branding,都要回到編輯的基礎訓練:小至一句文案、、一個標題、一個字等, 精準且快速的掌握重點,並簡明的傳達給受眾,將浩瀚的事物收斂為一,是編輯的職責。除了純文字的內容,數位時代的編輯也容易接觸到更多元的「編輯型態」,編輯不僅是紙面上的文字,Abby 也負責過許多活動規劃、募資計畫、甚至產品專案。這就需要更多串聯性的技能,例如:與攝影團隊、募集組織、設計團隊等等協作,過程中會學習到 PM 的工作方法,逐漸累積更多經驗值,成為擁有進階技能的編輯,掌握更大的企劃

Abby 相信擔任一位 PM 的學習有助於文字編輯的成長,因為需要保持觀點的轉換與跳脫,溝通過程中不乏斡旋與妥協,並且,身為決策者常常要站在不同人的角度去思考,讓客戶、廠商、協作者等的創意發揮到最好。「編輯是微觀訓練,當跳脫至 PM 角色,能更宏觀地看待很多事物,這個經驗也會讓細微與宏觀的視野集成,讓內容更為完整。」


關於寫作者 你所不知道的事

當我們詢問 Abby 轉職時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她談及產業處境。身在文化創意產業多時,她對「創作有價」別有一番想法:「文字工作者應該要練習守護住自己的工作價值,產業內不乏削價競爭,一字 1.5 元、低於 1 元的專訪稿費都有,我們應該要正視這是一份有尊嚴的工作。」她認為文字工作經常是公司的「隱藏變現」:「以編輯部來說,在一個公司裡並不一定是一個賺錢的部門,但它會是公司的門面,為公司創造群體的影響力,讓公司因而可以接觸到其他商業案件、代編專案而獲利。」然而編輯部與文字工作的價值若是只用「毛利評估」過於短視近利,無論是品牌或媒體,都應該重視內容所帶來的「轉換率」與「讀者黏著」:「特別在這個資訊速食的時代,內容的轉譯者擔負很大的責任,在快速消逝的內容洪流裡,我們試圖留下值得停留的東西。」

因著對內容的理想,她深信文字與內容工作者自身的價值,得從個人做起,她也會接到有聲量的媒體或品牌「預算有限」的委託:「對很多人來說是機會的大量級案子也許可以帶來即時收入,但那些專案的預算是否真得用在對的地方?或僅是因甲方不願意給予創作者平等的費用?以長久來看無論對自己或產業都不健康的,即便題目是我有興趣的,我也會拒絕。」她近一步談:「比起賺錢,我更重視創作與專業有價,這也是我發案時的標準。如果我接受了不對等的勞務報酬,比我沒資源的年輕人,他們會受到什麼樣的待遇?」她曾遇過不少定位為「熱愛文字」「支持創作」的單位提出低價稿費、專案費用,感嘆文創產業對創作者/文字技藝者的輕視:「我們要審視內容的價值,不僅倚靠勞動與時數,更要看見它內在思考與腦力的精實,這也是編輯可以用來審視自己的角度,我們是倚靠什麼去換取報酬?」

相對來說,她也曾以低預算製作非營利組織的公益專案:「無論是在體制內外工作,清楚工作任務能帶自己抵達何處、完成什麼,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她認為一個接案者需要明白自己內在「價格」與「價值」的尺,擁有獨立思考與自省的能力。除了價格,她更重視價值,Abby 始終相信「筆是有重量」的。身為寫作者,需要不斷在對自己的文字中衡量,同時那些校準也在為自己的編輯工作定位。

寫作帶來的滿足感是否等於虛榮?而寫的字又將抵達哪裡?這樣的心態會讓 Abby 寫作時更加謹慎,因為對她而言,落筆的每一字都是對生命的敲擊,或許會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產生影響,學習背負起這樣的重量,是寫作者該做的事情。

 
給同學的建議

首先,我們問了 Abby 同學們最關心的面試。面對面試,Abby 以過取的面試經驗分享自己的會留意的觀察細節,比起善於討好、會順著話應答面試官的求職者,她更傾向於對方提出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例如求職者也 Abby 對同個議題的想法,甚至延伸出更深刻的互動與觀察,這會讓 Abby 認為面試者保持思考,也容易讓她留下印象。而遇到團體面試時,Abby 告訴我們不一定搶快回答就是好的,有時候深思熟慮過後給出的答案更為驚豔,也能讓面試官留下好的印象。有時候 Abby 也會限時 30 分鐘請團體面試的人合力想出一個企劃,從中她也會藉此觀察每個人的個性以及在團隊分工中其擅長得角色。

而對於文字工作者,其中一個要素是創意性,但除了創意外,Abby 說她也會看一個人的本質,例如在看作品集,有些人重視漂亮,有些人重視工整,也都展示出不同的工作性格,能依據工作需求找到適合的夥伴。她和我們分享:「我喜歡和各種不同特質的人一起合作,我也認為這個個人主義的世代更講求多元價值,但仍須留意合作關係,如果對方身上有我沒有的特質,工作起來會更加有意思。」對於想當文字工作者的人,Abby 說她知道剛出社會可能沒什麼資源或是沒有什麼訪談經驗,她認為可以從身邊的朋友開始著手,開始從周遭的人練習,也可以累積書或是電影的觀後心得等,往後都是可以成為放在履歷、作品集裡的東西。

當我們問到 Abby 有沒有建議可以給現在的學生,「學習你抗拒的東西」是她所強調的。她認為自己在不熟悉的事物上收穫甚多,「特別是編輯工作,要保持自己的品味與價值觀,但不要對事情懷有成見,我們應該要保有好奇心,嘗試去接受以及聆聽不同的觀點以及意見。」Abby 也提到我們必須保有自己生活持續關注的對象、思考自己除了名片以外還能如何分享自己:「無論是文字工作,或是編輯的養成都是長久的,我們會在時間裡長出自己的模樣,擁有自己作品的氣味與特質,保有自己所愛,在工作與生活裡也會感到有根。」

 【Bonus 訪談建議公開!】

作為資深的採訪者Abby,我們也藉此機會問她,作為學生的我們在採訪其他人時有沒有什麼建議。「試著把訪綱放下」是我們聽到最驚訝的答案,作為學生的我們採訪大多是照著問題一個一個去問,整個場合就會偏向官方的感覺;但若是把訪綱放心上,讓對方與你能真誠地看著彼此雙眼對話,當氛圍越來越像聊天時,受訪者就越容易講出他平常會講的東西,我們也越容易看見「真實」,留下一場深刻的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