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列表
知命造運– 學習永不停止


採訪者|徐育佩、吳芃萱、楊雅珽

跟著Career上工趣006(2024-May)



人物簡介

蔡子晧副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金融風險管理、保險與長壽風險、衍生性商品評價、金融科技創新等,同時擔任科技管理學院EMBA、MBA、MFB之授課教師,並主持多項研究計畫包括:退休金與年金規劃、長壽風險風險管理,以及壽命連結證券定價等研究。

享受學習的樂趣

問及蔡子晧老師為何選擇金融領域,他回憶起高中時期的迷茫,當時對於財經、行銷、經濟等領域的差異並不清楚,透過身邊長輩的投資經驗,他開始對賺錢產生濃厚興趣,並渴望在商科領域發展,於是順利進入財經系,隨後攻讀財經所,最終獲得財務金融博士學位,堪稱「3F」(Finance, Finance, Finance)的代表。對於大多數同學而言,大學畢業後進入職場是主要目標,而念完碩士後的選擇是就業,不過蔡子晧老師發現自己與眾不同,他喜歡邏輯思維的學習方式,相對於記憶式的學習更有興趣,回顧大學以前有許多科目需要背誦,當時無法花時間深入理解,進入大學後有更多時間閱讀原文書籍,並表示:「原文書帶給我樂趣!」身處分組研究的環境中,若需要閱讀論文,其他人可能缺乏耐心,但蔡子晧老師卻能耐心從頭到尾閱讀,並分享給同伴,他發現自己相對於其他人更適合升學,這種深度理解的學習方式讓他感到滿足。


金融業需具備的能力
蔡子晧老師分享他對於進入金融業的實用建議,強調必須鞏固英文、數學和資訊的能力。他指出,並非一定要念碩士,而是要善用自身的能力,首先,語言能力是基本門檻,建議學生多累積語言證明、翻譯作品,或是參與國際志工交流等實際經驗,擁有實際經驗能夠更有說服力地展現語言能力,這在金融業特別受到重視。其次,他提到數學能力的重要性,建議學生在學校的高等微積分、數學統計等課程中擔任助教,以此方式證明自己在數學方面的優勢,職場中風險管理的職位尤其青睞數學優秀的人才。最後,資訊能力在當今金融業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在人工智慧、數位金融、大數據分析等領域,資訊能力被廣泛看重,建議參加相應的競賽,如能夠獲得成績,更能有效地證明自己在資訊方面的能力,擁有出色的資訊技能將會成為一個額外的優勢,特別是對於風險管理等需要大數據處理的職務而言。

自由自在的教授生活

教學多年的蔡子晧老師透露,當大學教授的生活讓人感到時間自由、生活自在,更可以與學生閒聊人生大道理,成為一種愉快的教學經驗,談及進入職場的學生在生活中偶爾與蔡老師相遇,成為一些有趣的插曲。他回憶其中兩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相遇,有一次在健身房有學生主動與蔡老師搶著使用健身器材,讓老師覺得實在太有趣了;另一次則是在愛買結帳時,一名櫃員向蔡老師打招呼,讓他感到受寵若驚,不過蔡老師也笑著提到,在大賣場中,即使遇到認識的學生,也沒有享有額外優惠,讓他感嘆可惜。另外,蔡老師發現,當教授的專屬優惠能在一些實際需求上體現出來,分享到當他需要換輪胎、汽車維修等情況時,能夠享有學生的專屬服務,往往享有比較優惠的價格。這番搞笑的分享不僅描繪了蔡子晧老師在校園和社會中的趣事,也展現了他與學生之間輕鬆有趣的互動,為學術和現實生活增添了幽默與溫馨。

教授眼裡的金融業

       一般人往往會將服務業與專櫃服務員、餐飲服務員等職業做聯想,但事實上金融業其實也是一種「服務業」!因為金融業服務的對象是「人」,只是他們具備更加專業的形象。蔡子晧教授說道,要從事金融業的同學要定位好自己是專業的服務人才,金融業者需要花很多時間與人溝通,並且需要具備足夠專業的形象才能有效說服客戶。

       與金融科系相關的職涯走向大致可以分兩大類,一類是進入「一般產業的財會部門」,另一類則是「金融業」。蔡子晧教授表示以過往科管院的畢業生來講,大概近六成會進產業類別,四成進金融業,但這兩者的差異性其實非常大,一般而言產業具備高度多樣性,並且各產業都會需要財會人才;金融業的同質性比較高,主要分為「銀行、保險、證券、投信、不動產」這五大類,而教授在訪談時也說道,他認為我們必須先了解自己的個性,來辨別想進入的是金融業還是產業,一開始可以先區分兩者就好,並朝著這個方向去精進自己,若是想進入產業類別的同學可以多鑽研「財管與會計」,想進入金融業的同學可以專攻財務類的課程,像是「財管跟投資學」。

目前與未來的金融業發展趨勢與挑戰

       現代的金融業面臨到金融科技所帶來的產業創新,像是部分國家的金融支付就十分發達,而台灣相對而言是起步比較緩慢且保守的,但未來也勢必會朝這條道路邁進,因此教授建議同學應當要多增進個人的「資訊」能力,像是對於程式的基本概念,同時具備 finance與 program能力的金融業人員能夠更有效的與後台資訊人員溝通,這也牽扯到未來AI需要更多人投入,尤其科管院的同學一定要多多涉略基礎的資訊能力。

       金融業會面對到的挑戰還包括在數位化與AI化的情況下,我們沒有足夠的資訊人才,一個會寫coding的工程師,他的首選往往會是竹科,因為在竹科發展的薪水與升遷管道都比待在金融業發展的好,導致金融業可能找不到一流的資訊人才,然而金融業未來的趨勢就是往「科技服務業」邁進,因此金融業若需要大量優秀的資訊人才,必須給予這些工程師足夠的薪資,這對於金融業是一個大挑戰,若金融業的科技人才不足,可能造成這些公司的轉型速度較緩慢,轉型失敗或是太慢都相當危險,因為台灣的銀行或是證券業數量多且同質性高,因此有可能會被併購。

       其他來自科技業的挑戰如「純網銀」,純網銀的定義是沒有實體的分行與櫃台,完全靠網路進行操作,這對於年輕人來說普遍接受度是高的,現有的實體銀行其實都是受法規保護才持續存在至今。從國外純網銀與虛擬銀行等數量逐漸攀升的趨勢來看,未來無疑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交易比重是在純網銀,然而有些客戶其實並不喜歡或不習慣透過網路這種冷冰冰的AI操作,而是較喜歡人的服務,因此教授也表示傳統銀行未來可能會面臨抉擇要走比較親民,屬於「人的服務」,還是冷冰冰但科技端講求「效率的服務」。

 

給學生的三大建議

第一個是EQ,除了學校的課程外,蔡子晧教授認為人際溝通的能力很重要現在年輕人普遍在職場上受到一點委屈或是老闆刁難就不做了,但實際上,這是一個低EQ的表現應該是好好跟老闆討論遇到什麼困擾,並希望老闆能夠協助如果經過兩三次的溝通,老闆還是沒有辦法幫忙或是覺得你能力不足那再離職如果可以解決那就再忍耐一下畢竟磨練還是有其必要性如果真的太不可理喻,且經過反應無效之後再離開,這才是一個正確的人際溝通的方式

第二個是斜槓人生。對學生來說持續的自我充實非常重要。現在單靠一份收入大都只夠過活吃得飽而已,因此需要為自己增加額外收入。比如說自媒體,在以前的小眾領域,受眾不曉得在哪裡找到,但現在有越來越多發達的自媒體,可以很容易聚到一群粉絲在這些少數人裡面出頭當領袖。我覺得開啟協槓人生利用興趣來賺錢,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找到人生興趣的所在所以在年輕的時候要多充實自己尋找興趣,去做屬於自己的斜槓人生。」蔡子晧教授說。

第三個國際觀台灣人普遍缺乏國際觀,國內媒體其實很侷限, 我們吸收的都是一些被包裝過的資訊,所以培養國際觀的第一個方式就是出國多看,即使是去玩都會大大改變你的想法。另外,一定要多關心國際政治、國際局勢的一些新聞或報導因為我們念FINANCE 國際政治比如美國會怎麼樣、拜登要選舉這些其實都會影響國際金融進而影響台灣股市所以大家一定要看懂國際政治經濟局勢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