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列表
打動人心的萬秀洗衣店
採訪者 | 丁奕均、王若芸、紀昭宇
跟著Career上工趣004(2022-May)
完整文章連結

 

文創這條路,好走嗎?

進入文創系後,瑞夫在上課之餘也進入工作場域歷練,前後在不同領域累積工作經驗,一路從策展工作、法藍瓷專案、陶瓷傳統產業、唱片業、甚至中國的地產,特別的是他提到這些工作最一開始都不是他去應徵,而是在上一個工作中與他人合作時被注意到,因此有了新的可能機會。被問到能夠在不同產業間轉換的原因時,瑞夫認為很大一部份原因是自己擁有以文創角度看待事情的眼光,以及不為自己能力設限的積極學習態度,因此得以在各產業中作為創意、活化的角色提供協助。

多元產業經歷除了豐富工作經驗外,也為瑞夫的人生經歷增添許多樂趣,以中國的地產公司經驗為例,瑞夫向我們說明當地的地產公司為了協助造鎮,以文創的精神找出該地與周邊的故事或連結,並將不同的概念串聯在一起,藉此產生被大眾看見的機會,進而創造商機。回想一路的經歷,瑞夫認為自己很堅持一定要做有趣的事情,原因是雖然乍聽下不太負責任,但長遠來看還是要自己覺得有趣才有動力想去學習,也才會想要與他人分享成果。

 

▲萬秀洗衣店榮獲第75 屆商人節暨金商獎「優良台灣老店」殊榮

讓萬秀洗衣店成為一種精神

隨著迴響愈來愈大,也收到各式各樣的回饋,原本只為增添阿公阿嬤日常趣味所拍攝的照片,卻變成擁有六十幾萬人追蹤數的專頁。對此我們十分好奇,張瑞夫對於社群經營是不是有一些獨到的見解,他則笑著跟我們說沒有,一切都是平實地帶出自己與阿公阿嬤的相處模式,「對我來說,創作就是把生命中的日常拼湊在一起成為不同的樣貌」,沒有人物的設定,只有純粹的真心,不把網路上的人當工具,自然收到的正向回覆也越來越多。

經由這些回饋中,他發現自己的影響力遠比想像中的大,也因此不管是對阿公阿嬤、甚至是這個產業、社會,一種油然而生的使命感,讓他希望自己能多做些什麼。以社會企業出發,張瑞夫想延續的品牌價值除了「跨式代溝通」外,「永續循環」、「惜物」也是其不斷提倡的。透過相片說故事進而產生共感,讓自己的理念能傳遞給他人,即使有時粉絲的解讀會與原先想表達的不同,但他並不覺得誰對誰錯,只要能促進正循環都相當樂見。

改變關係,產生關係

知道自己常常以情感作為思考的第一步,尤其看著家鄉傳統產業的逐漸沒落、洗衣店光景不如從前,便讓張瑞夫想要改變這一切,從原本簡單的提醒大家「留在洗衣店的衣服要記得拿」,到後來藉由與零廢棄時尚品牌STORYWEAR聯名以回收牛仔布製作新設計,並將收益捐給臺北霞海城隍廟做偏鄉公益、架設社群公益平台網站並設立衣物循環平台「重新定衣計畫」,推行環保二手衣,讓被遺忘的衣物經過整理重新送到新客人的手中,減少資源浪費。自始至終,瑞夫對社會的理想不變,從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做起,改變傳產與世代間的關係,用影像產生與家人、粉絲間的關係,進而推行自己的理念,我們也期待張瑞夫能繼續在改變世界的路上踏實地前進,讓萬秀洗衣店用故事感動更多人。

▲110.11.16 瑞夫與元沛農坊創辦人進行對談講座

▲張瑞夫( 右二) 與志工團成員合影

給對經營數位社群有興趣的同學的建議

瑞夫建議同學們想清楚自己是想要做品牌還是行銷,因為相較坊間有很多創造爆紅方式的教學,品牌不是只是爆紅,還要透過長時間經營來梳理品牌的本質與傳遞品牌價值,比如說萬秀的品牌本質就是:循環、樂齡、溝通。

給大學生的建議

不要輕易翹課、或輕視任何一位老師。我們太習慣想自己喜歡什麼、或以後職場需要什麼,但大學課程真的是最好吸收各種領域知識的機會。推薦同學們試著選一些不一定跟自己未來職場有關、反而是跟原先領域完全無關的通識。這可能會是工作之後創造自己跟同儕的差異化所在。也就是職涯道路或許不易更動,但不用限制自己本身的可能性!